质量强链 | 强企铸辉煌 链动新未来——吉林省聚焦五大举措共绘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纪实

时间:2025-04-09   来源:中国市场监管报   作者:

        在吉林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,一场以质量为核心的企业变革正在悄然上演。今年以来,吉林省市场监管厅深入贯彻落实《质量强国建设纲要》和市场监管总局的决策部署,紧紧围绕吉林省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以质量领军育企、质量支撑立企、质量品牌兴企、质量融资活企和质量监管护企五大重点为抓手,精准施策、务求实效,推动全省企业质量意识和质量水平显著提升。 

        截至目前,吉林已有262家企业566个产品(服务)获得“吉致吉品”认定,32家企业被评为省级质量标杆,10家企业13项标准进入全国企业标准“领跑者”名单,4个组织入围中国质量奖提名奖,中国一汽更是入选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强国领军企业培育名单。这些成绩的取得,标志着吉林省在质量强企、质量强链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。

        质量领军育企:打造质量创新标杆 

        在吉林碳谷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,机器轰鸣,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忙碌着。这家企业作为吉林省质量领军企业的培育对象,正经历着一场质量管理的全面升级。 

        “我们要通过质量领军企业的培育,不断提升自身的质量管理水平,争取在国际市场上占据更大的份额。”企业负责人陈海军信心满满地表示。 

        吉林省市场监管厅深知培育质量领军企业的重要性,今年印发了《质量强企强链强市三年行动计划》,并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、案例分享会等形式,组织企业深入学习《质量强国建设领军企业培育导则》。同时,邀请行业资深专家对重点培育企业进行一对一指导帮扶,开展跟踪评估,推动企业全面改进和提升质量管理水平。 

        在加快推进首席质量官制度方面,吉林以汽车、碳纤维、旅游等重点产业为突破口,分行业推广实施首席质量官制度。截至目前,全省培育首席质量官3950人,备案896人,上线课程82门,并遴选发布了26件典型案例。 

        “成为首席质量官,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质量对企业的重要性。我将努力推动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。”长白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质量官祝炳双说。 

        通过发挥中国质量奖、省质量奖获奖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,吉林有计划、有步骤地推广先进质量管理经验,带动全行业质量提升。

        质量支撑立企:强化质量技术支撑 

        2月10日,在迪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研发中心,科研人员们正围坐在一起,就如何解决产业链共性质量问题进行热烈讨论。这是吉林省聚焦新能源汽车、新材料、医疗器械等重点产业链,实施质量提升项目的缩影。 

        吉林省通过收集整理5532户企业的83920条信息,绘制了15张产业链质量图谱,形成了15份分析报告,并制定了200份“一企一策”提升方案。此外,还研究开发了3个新型产品,申请了2项国家专利,制定发布了10余项标准,形成了300余份检测数据,惠及企业8000余户。 

        在质量基础设施“一站式”服务方面,吉林省出台了《关于质量基础设施助力纾困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若干措施》,打造了服务中心、服务站、综合体、合作社四种服务模式。全省已建设54个质量基础设施“一站式”服务平台,累计服务企业45515户,为企业节约费用6732.27万元,解决技术问题5347个。 

        同时,吉林省还深入实施质量提升与标准创新系列行动,推动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度,主动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标准。长光卫星等5家企业主导或参与了10项ISO和IEC国际标准的制定,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。

        质量品牌兴企:提升质量竞争实力 

        在吉林省农嫂食品有限公司的展厅里,摆放着各式各样的“吉字号”产品。这些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备受青睐,还远销海外多个国家和地区。 

        “我们非常注重品牌建设,通过参与‘吉字号’特色品牌建设活动,我们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了显著提升。”该企业副总经理刘友刚自豪地说。 

        吉林省高度重视品牌建设,着力构建“吉字号”品牌体系。省市场监管厅牵头13个部门印发了《关于推进“吉字号”特色品牌建设的若干举措》,制定了长白山人参、吉林大米(鲜食玉米)、吉林牛肉、吉林梅花鹿、吉林长白山矿泉水等重点品牌建设方案,构建了“吉字号”“1+N”工作体系。 

        为提升“吉字号”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,吉林省组织了“吉品进京 吉遇吉临”招商会、“长白天下雪”推介会、“品味吉牛中国牛”等70余场品牌推广宣传活动。


        质量融资活企:激活质量要素效能 

        为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,吉林省完善了质量融资政策体系。吉林省市场监管厅联合省委金融办、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、省金融监管局印发了《质量融资增信服务实体经济的若干举措》,从质量融资增信要素范围、强化质量融资信贷、提供质量融资服务、加强质量融资保障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。 

        吉林省还积极组织银企对接服务,推动建设银行、兴业银行、吉林银行与100余户“吉致吉品”企业开展质量融资对接活动,现场达成意向签约额度超过1亿元。同时,大力推动专利权质押融资,今年以来融资额度达20亿元。

        质量监管护企:优化质量发展环境 

        2月11日,在吉林省市场监管部门的执法现场,执法人员正在对一家企业进行突击检查。通过严格的监管和执法,吉林省有效维护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。 

        “我们既要严格执法,又要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。通过推行包容审慎执法,我们既打击了违法行为,又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。”吉林省市场监管厅执法稽查局负责人郞利表示。 

        吉林省出台了全省及环长白山地区市场秩序综合治理方案,严厉打击市场乱象。今年以来,全省查处案件数同比增长55.4%,罚没金额增长17.8%。为保护企业权益,吉林省推行了“五段式”包容审慎执法,减免企业罚款3294万元,并查处了金融、公用企业等领域的违规收费行为,推动退费257.37万元。 

        此外,吉林省还推动出台了《吉林省市场秩序综合治理条例》,建设了电子取证指挥调度专区和移动执法App,深化专项监督检查,不断完善监管机制体制,进一步优化了市场环境。